在馬太福音第五章中耶穌離開來求祂治病的眾多人群,上到山上、撇下多數求需要的眾人。突然間祂向門徒們啟示天國的八福。這段登山寶訓中的八福是常被基督徒們看不懂或是誤解的。就連知名的牧者講這段經文時也往往只能摸到皮毛。
1 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到他跟前來, 2 他就開口教訓他們,說:
3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4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5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6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7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8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10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11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 12 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八福是得天國之福的八個條件,有很多人就照字面上直接解經,說要追隨耶穌、進天國必須要有這八種特質。若是人虛心、哀慟、溫柔、飢渴慕義、憐恤人、清心、使人和睦、為義受逼迫便可以進天國,在天上得大產業,便為有福了。或是看見某人有其中一種特質,就將一句經文拿出來做為有應許的祝福語。例如見到某人很溫柔,就說出: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這樣的作為常常是大錯特錯。這些用法、都是不懂的人隨便解經,隨便亂用。我想我要用幾天的篇幅、好好的將這些教訓解釋一下;否則有這些特質的人當然可以變成基督徒;還可能再變成佛教徒。
你說會這樣嗎?假如有一個基督徒,碰上一個佛教徒來和他傳佛法,他想起聖經裡教人要虛心、於是就聽一下那人要講的是什麼。他聽著聽著,覺得那人很謙卑,態度又很溫柔,又哀傷眾生之苦;比起某基督教裡的先知好太多了。然後他們修行講究清心,又與人和睦,不像基督教只能信耶穌,信其它神的都是拜偶像、要滅亡,現在非但不是受逼迫的,反而好像在逼迫其他宗教。好像也不是使人和睦的。所以這樣看起來,好像修佛法更能使人進天國。
其實我們一定要看看耶穌講此登山寶訓的對像和耶穌自己的身份,祂為什麼不對山下許多求祂治病的人講? 那些生病求醫的人必然有許多虛心的、哀慟的、甚至還伴隨著不少溫柔憐恤人的病人家屬;但耶穌不對他們講,耶穌只對門徒和真正有心跟隨的人們說。祂是以他們的導師,天國的主人,以及真理本身的身份在講話。不但如此、這八條之間還有重要的順序關係,我們也要注意。 當主說「虛心的人有福了」,主是在說我們在真理的面前、必需要認識自己靈性的貧乏、因而虛心的學習。不是說在有人和你傳異教的時候還虛心的學。
這世上很多人、在真理面前他們不自覺虛心;但是站在有錢人面前他們就覺得虛心了,彎腰曲膝的。這就說明了在他們心裡到底是真理重要還是錢重要。所以光是虛心沒用、一定要是為什麼看虛心。要對真理虛心、而真理就是我們的主、我們要真認識祂。
你們看施洗約翰責備法利賽和撒都該人時像是虛心和溫柔嗎?你們看後來的使徒彼得、約翰以及保羅,被教導的時候虛心領受;在面對各樣福音的挑戰的時候都是勇敢的傳講真理、為真理辯護的;有時完全說不上是溫柔,反而更像是飢渴慕義。這都是要看對象和看生命的高度。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