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19:16 「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有古卷:良善的夫子),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 17 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有古卷: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 18 他說:什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 19 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20 那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什麼呢? 21 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22 那少年人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23 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 24 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
這個有財有勢的少年人來見耶穌,詢問要做什麼善事才可以獲永生的門徑,這是由於當時的猶太人,認為履行某些特別的善事便可以得到永生。這在其他的某些宗教也有類似的看法;在天主教也有類似功德庫的概念。這個人,在馬太、馬可、路加福音當中都有被提到,路加福音第18章說他是個官,所以他是又有錢又有勢,再加上一向遵行律法,想必也有很好的名聲,可以說在當時是一個人生的勝利組合。 但由於他所生的時代以及他所受的教導限制了他的看見,他並非真正認識耶穌 (否則也不會是只稱祂為夫子了),也不瞭解救恩的方法。他稱耶穌為「夫子」,即把耶穌與其他的屬靈導師列為等同了。而且,他說要得永生,就是把永生視為可以用行為去賺取的,而非是恩典。
主先是向他暗示祂自己就是有神性的那一位,並且指出人若靠著自己的力量去徹底遵行神的旨意,自然可以進入天國,如同摩西所頒布的律法那般; 並且因為他根本就不認識神、主故意只提誡命中關於'人'的那一半;那少年人竟然自義到認為他自己在律法上是無可指摘的,但從耶穌吩咐他要變賣所有的去賙濟窮人的這事上,可見他過去其實只是在遵守一連串的規範,卻未能完全滿足「愛人如己」的豐富涵義。
「你還要來跟從我」這句話,乃暗示主其實是喜愛這個少年人有追求永生的心志,他是跑來跪在主面前的(見馬可以及路加福音),所以給他機會讓他來學作天國的門徒;但往往惟有自知靈性貧乏的人才可能謙卑的追求,一個自以為什麼都有、什麼都好的人、就很難再有什麼追求了。而世人中唯有委身信靠耶穌的人,才可以得著永生。可惜這個少年人就是沒能領受,也沒能進一步的思考主的話語;如果是那樣,他應該還有更多的問題要提出,主也會再給他進一步的啟發;但他只是憂憂愁愁的走了、可見他一聽見要變賣所有的產業,他便立刻就陷入嚴重的爭戰當中,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當少年財主憂愁地離開後,耶穌告訴門徒,除非神開恩憐憫,否則那些會顧慮財富而不能全心倚靠神的人,是很難進入神的國。「駱駝穿過針的眼」我們以前有解釋過,是在另一篇當中,是很困難的意思,但並非全然不可能。財富本身並不是一種罪惡,但它卻會把人的心和眼光都束縛在地上的事物上,也會造成一種虛假的倚靠,我們若看重物質的享受過於靈命的追求,至終只會失去更有價值、在永恒中的福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