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11章「8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 9 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篷,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 10 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 11 因著信,連撒拉自己,雖然過了生育的歲數,還能懷孕,因她以為那應許她的是可信的。 12 所以從一個彷彿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孫,如同天上的星那樣眾多,海邊的沙那樣無數。」
說到信,那就不能不提到亞伯拉罕;我們稱亞伯拉罕為信心之父,那可是有原因的。創世紀裡用了很多篇幅來寫亞伯拉罕的生平,也告訴我們為何神在整片的大地上、單單因為亞伯拉罕的信而喜悅他、而非他人。讓我們看看亞伯拉罕的信到底和他人有何不同。
神召亞伯拉罕離開他出生以及成長的吾珥,要去到哪裡呢?神沒有告訴亞伯拉罕,只是說要帶他出去得地為業,就叫他離開已然富裕的父家,放下舒適的生活,踏上遙遠又不知去向的旅途;從此沒能再住進舒適的房子,而必須搭帳篷而生活。
誰會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放棄眼前的美好生活,似乎開始反而過上辛苦的日子,而仍然相信那給他美好應許的神?有許多「基督徒」在聽了有人向他傳道後,就歡喜的領受了,但是在受洗後沒有感受到實在的祝福或是庇佑,許多人就這樣的放棄了,或者就變成了不冷不熱的基督徒。
這其實就是路加福音第八章中,主在講撒種的比喻時,就說到這樣的例子,主說那是因為他們領受了道以後雖然信了,歡歡喜喜的領受了,但是心中並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這就有如道種是撒在磐石上那樣,但是因為土淺就不得好好的生長,那就不是好的信。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亞伯拉罕的信是多麼的寶貴,他在原生的地區原來是富戶,自從相信神的呼召後就開始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這要是換成我們如今的基督徒,恐怕半數就不幹了、轉身就回去原住處去了。再剩下的沒走的人,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帳篷生活中也就漸漸有人會溜回去了。
只是亞伯拉罕並沒有這樣做,他所要等待是那更美的城,是神所經營的,是不能朽壞的;他也相信神所應許的:他的後裔要成為大國,儘管到他年紀老邁了、他仍然連一個兒子都沒有,他自己和妻子撒拉都已經過了生育的歲數了;這在人來講已經是不可能的景況了,但是他的信心卻不因此而稍減。一直到一百歲了,他才真正得了以撒作為後裔,
在這其間,亞伯拉罕有曾經失去他對神的信嗎?沒有!他有曾經焦急、為何神的應許還沒有來到、因此要常常禱告催逼神嗎?也沒有!但這些就是我們基督徒常常做的,我們在禱告得不到回應,幾天、一兩週、我們就失去耐心與信心,可能就認為是不可能了。
如果像是亞伯拉罕與撒拉要有子嗣的例子,在今天科學知識和資訊發達的今日,許多基督徒更是寧願相信科學知識要高於信心,相信網路訊息要多於教會的教導。我們今天信徒所有的信心,那更是遠遠的不及四千年前的亞伯拉罕,無怪乎他被稱為信心之父,是所有有信心之人的父親。願上帝憐憫幫助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