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不要責備褻慢人,要責備智慧人(箴9:7)

箴言第九章:7 指斥褻慢人的必受辱罵,責備惡人的必被玷汙。 8 不要責備褻慢人,恐怕他恨你;要責備智慧人,他必愛你。 9 教導智慧人,他就越發有智慧;指示義人,他就增長學問。 10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11 你藉著我,日子必增多,年歲也必加添。 12 你若有智慧,是與自己有益;你若褻慢,就必獨自擔當。」
 
智慧來呼召眾人,特別是那些缺乏智慧的人,並且對他們說:你們愚蒙人要捨棄愚蒙,就得存活,並要走光明的道。我們聽過 捨棄愚蒙就得存活,這好像是神告訴摩西的:你們若遵守這裡面的典章律例就得以存活那樣,這種話真的是只有神才能說的出來。
 
當然這些話與律法也有不同之處,神要人遵從律法,不遵守律法者是有處罰條例的;但是智慧會不會強制人來就智慧 來親近她呢?還真的不會。在這裡智慧還告訴人不要去指斥褻慢人、不要去責備惡人;其實不是不該作,只是智慧知道指責他們是無用的。
 
何以這樣說呢?如果有人愚昧或者是褻慢、那豈是今日才是如此,他們是一向如此,如果他們能夠聽勸、那豈不是早就改過了;所以勸人想要改變他們的根本性質本來就是很難的,並且由於他們是褻慢的,不管他們是褻慢神還是褻慢人,他們是不懂得尊重人的。這裡說:不要責備褻慢人,恐怕他恨你。
 
智慧又說:要責備智慧人,他必愛你。這並不是說我們可以任意對待智慧人。所謂的責備那就是要求完美,如果你對於智慧人還有什麼可以提出來要求更加完美的、那就可以儘管的提出來,甚至是用問責的語氣也可以。智慧的人是一定可以聽出來你語句之中對他的求好之音;那樣他就必然愛你。
 
中國的唐太宗與魏徵的故事我們都是耳熟能詳了,魏徵可不是什麼伏首貼耳之臣,他對唐太宗有多方的諫言,甚至是常常犯顏直諫的,不給太宗皇帝面子,有的時候太宗也是被氣到牙癢癢的 說要殺了這個大膽的老匹夫,有一次被長孫皇后聽到,長孫皇后還立刻向皇帝恭喜,得此一能夠勸諫之名臣,可以當更好的皇帝。皇帝後來想想也確實如此,這才破顏而笑。到了日後魏徵真的病逝了,太宗皇帝還說出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吾今失一鏡矣!
 
魏徵與太宗皇帝的故事有好幾起,大家都很佩服魏徵的膽量敢於向皇帝直諫,說這樣的臣子難得;但是能諫之臣子難得,卻也不是絕無僅有的,許多的朝代都有敢諫之臣,但是並非每一個朝代都有太宗皇帝,魏徵是能諫之名臣、所以能夠流芳百世,但是歷史上也有許多能勸諫之臣或被罷絀或被殺頭流放,不是他們不如魏徵,乃是他們生不逢時,沒有能夠遇到唐太宗這般的明君。
 
所以智慧要人不要指斥褻慢人和責備惡人,正是此等的道理。而對於有智慧的人,像是唐太宗乃是深明 人可有三鏡之理,他就願意有人能夠為他正得失,願意從歷史中去學習興替之理。然而有許多的君王卻非如此,他們喜聽讒言不聽諫言,甚至殺害諫臣,到那個時候,有智慧的人就要高唱不如歸去,與其入朝當官、還不如進入山林當隱士為佳。
 
所以有的人是可以教的,有的人是願意學的,經文當中說「教導智慧人,他就越發有智慧;指示義人,他就增長學問」我們如果想要加增智慧,那就不要學褻慢人,不要對人給的勸諫反之以怒氣,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就再也沒有人會在你作的不對的事上指教你,也無人會想要教導你。那麼你就離智慧越來越遠,你所行的也就是不義了。
 
願上帝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的有限,願我們都能親近智慧也親近神,也認識到敬畏神才是智慧的開端,願上帝賜福給你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