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18章:33 彼拉多又進了衙門,叫耶穌來,對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 34 耶穌回答說:「這話是你自己說的,還是別人論我對你說的呢?」 35 彼拉多說:「我豈是猶太人呢?你本國的人和祭司長把你交給我。你做了什麼事呢?」 36 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 37 彼拉多就對他說:「這樣,你是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
38 彼拉多說:「真理是什麼呢?」說了這話,又出來到猶太人那裡,對他們說:「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來。 39 但你們有個規矩,在逾越節要我給你們釋放一個人,你們要我給你們釋放猶太人的王嗎?」 40 他們又喊著說:「不要這人!要巴拉巴!」這巴拉巴是個強盜。
猶太人的祭司給耶穌編造了一個罪名:說他要推翻羅馬的統治、做以色列的王。這樣一來,身爲羅馬巡撫的彼拉多就不能不管了,彼拉多還問耶穌:你是猶太人的王嗎?他是在期待怎麼樣的回答呢?如果真是個謀反作亂的「王」,那會怎麼回答呢?可能會發表一通義正嚴詞演說然後等著從容就義了吧。
要不然碰上一個貪生怕死之輩,那還不是連番否認,想出種種推脱之詞;但是耶穌的回答卻是不同凡響,在彼拉多耳中聽起來就像是個宗教狂熱的書呆子或是完美主義的理想分子,因此他覺得耶穌不可能真是一個叛亂份子,他看穿了祭司長的計謀。
然而我們來看看耶穌的回答,來仔細的思考一下主所說的話,因爲他所說的話乃是真實的話。主說:他的國不是在這個世界的,所以他的國和我們世上的國並不存在競爭關係;同時也要注意,主所用的是現在式,也就是說不需要等到 在這個世界上得國他才是王,他已經是王了,只是他的國並不在這個世界上。
而他來到這個世界呢,就是放下他的國來到這裡,主回答彼拉多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也就是說他是爲了要做「王」而來到這個世間。那麼不管他在這世界之外、是否有一個屬他的國度;但是若是他來到這個世間還是要做王的話,那麼彼拉多應該要緊張才對啊。
但再看看主再接下去又說了些什麼,他說他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就聽我的話」就是這些說法,打消了彼拉多對耶穌是奪權份子的警張。因爲世間的王,所要的是在某塊領土上,所有的人都要聽他的話。不管你是種田的、作買賣的、演戲的、教書的,都得聽王的話。
但是主則是說:他是來爲真理來作見證的,而凡是屬真理的就要聽主的聲音。這樣的王、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王,乃是沒有強迫性質的王。這個王不講權勢霸道,所講的乃是真理,人要是認同真理。那就主也就是他們的王,而人若是不聽真理的,那這個王就和那些人沒關係。
王在地上是有權柄的也是有能力的,地上的王都是靠著他們的權柄去控制人;神的能力和權柄要遠遠高過地上的王,但是神卻不靠著他的能力來控制人,卻要人來自願決定是否歸屬於神;屬於神的,他就將真理和生命賜給他們,讓他們得著比地上的生命更豐富的生命;這裡面也包括那些在地上作王的人。
就是這樣的回答,彼拉多才認定耶穌是個理想主義者。這個世界的王、從來沒有一個王會放棄對於他們土地上之居民的控制權的。除非是那想像中的理想國,例如那哲學家的國度,才會在公民身份定義於是否同意於真理。
彼拉多是一個讀過書的人,他也研究過哲學如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的教訓,也知道理想國的論述,他聽到主所說的這種言論倒也不會感到陌生和奇怪,只是哲學裡所追求的真理和主所說的真理,到底是不是同一回事呢?
彼拉多以爲他懂得耶穌所說的真理,但是其實他也不懂,希臘的哲學家各自追求各自的真理,各有各的說法,但是又有誰真的懂真理呢?所以彼拉多在臨走之時就丟下一句看似高深的話「真理!真理是什麼?」其實他自己也是雞同鴨講。
彼拉多審畢了耶穌,他不覺得這個人有什麼罪,但是祭司長和這麼多猶太人都控告他,他也不願得罪這些有勢力的猶太人,就想了一個辦法,好似是讓他們借坡下驢、可以保住面子;要知道猶太人在看重面子這一方面,絲毫是不輸給中國人的。
他說: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來,但現在是逾越節,我可以給你們釋放一個犯人,那我們把他放好了。審不出罪來不是本來就應該無罪釋放的嗎,然而彼拉多還要看猶太人的意見,他想要用這個台階來釋放耶穌。
彼拉多想這是一個好主意,沒有想到祭司長和猶太人鐵了心要害死耶穌。當時符合釋放條件的有兩個猶太人,一個是耶穌,另一個是罪證確鑿的強盜巴拿巴;彼拉多本來想:你們這些宗教人士總不會要我去釋放一個禍害人不淺的強盜吧!
然而這些猶太人因為不肯看到耶穌被釋放,就寧願要彼拉多釋放那個禍害過多人的強盜巴拿巴,也要殺害這個完全沒有害過任何人、還幫助過許多人的耶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