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善與惡的代價(箴21:3)

箴言21篇:3 行仁義、公平比獻祭更蒙耶和華悅納。 4 惡人發達,眼高心傲,這乃是罪。 5 殷勤籌劃的足致豐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 6 用詭詐之舌求財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財乃是吹來吹去的浮雲。 7 惡人的強暴必將自己掃除,因他們不肯按公平行事。 8 負罪之人的路甚是彎曲,至於清潔的人,他所行的乃是正直。
 
行仁義和公平容易嗎?答案是並不容易,其困難度會和所在的社會有關係;如果一個社會在基本上還算是崇尚名譽與道德,那麼一個人在這樣的社會中要按照仁義而行,按著公平而行那還算是不至於要付出太大的成本。
 
然而若是在一個人人爾與我詐,各個彼此欺騙,互相打壓這樣的社會當中,人人都相互欺騙,而行仁義之人不可欺騙他人,恐怕就會在與人的交流當中上當吃虧,受人打壓還不可以惡報惡,這樣豈不是甚為吃虧。
 
第4節還說「惡人發達,眼高心傲,這乃是罪」是罪沒有錯,但是當我們看到這個那個惡人,他們真的靠著作惡而發達,可以平地起高樓,出入名貴豪車代步,所去的也都是豪奢場所,一擲都要千金;看到這麼多發達的惡人,我們的心裡又是作何感想?
 
行事爲人要仁義公平討可以討得耶和華的悅納,經文這樣的告訴我們,但是在我們的實際生活當中,我們能感受到神對我們的悅納嗎?恐怕不能,反而、因著我們要行仁義和公平,我們可能會喪失競爭力,所以往往賺得還不如那些作惡的人,正如經文所說的,作惡的反而發達。
 
對於這樣的事實,從我們自身的遭遇可以總結出:行善是要付出代價的,對不對?而行惡的人呢、或著靠著一些投機取巧、或者是靠著欺壓他人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例如像是有些無良的資本家,靠著剝削和壓榨,或者是偷工減料,反而要比老老實實的人賺的更多,那麼他們要付的代價又是什麼呢?
 
請不要誤會,我不是說行惡所得的代價是財富是賺錢,行惡者所需付的代價可以分幾方面來說:在眼前、他們或者是可以得到一些眼前的甜頭,例如他們可以賺得更多,享受眼前的燈紅酒綠,但是不用太遠,就在今生,他們就要付出另外的代價。
 
行惡的人不會以真心待人,因此人也不會以真心待他們。他們的周圍常會圍繞著羨慕他們,也模仿他們的人;這些人也不會以真心待他們,在順風順水的時候,他們可以一起同行,在風雨飄搖時,這些所謂的夥伴或是朋友,隨時可以拋棄他甚至於是踩他一腳都可以的。
 
更糟的是:不只是夥伴和朋友,就連是他們的家人,因爲無法與這些行惡之人真心相連,行惡的人怎麼會常以真心待人呢?他們的家人和朋友因爲感受不到他們的真心,也會與他們有隔閡,長久以往,連他們的親人與朋友關係,也都是他們要付的代價。
 
許多的作惡者,在今世就還又要付出更高的代價,那就是作惡的代價,惡人形呃,還有比他們更惡的來對付他們,再不然還有神所立的王,羅馬書說: 因爲王在地上不是空空的配劍,他乃是神的用人,王會懲治那些作惡的、害人的;箴言本章第七節就說「惡人的強暴必將自己掃除,因他們不肯按公平行事」;因此我們就看到了許多柞惡的人,今生都還沒有過完,就被除去或者是住進了監獄,要為他們所做的惡,付出他們應付的代價。
 
另一方面,我們看行善與作惡所能獲得的,也不能只看眼前一刻的得失,做惡的人或許可以有一時的得著,但是他們所要失去的乃是長遠的,就算在今生沒能付出那代價,在永生中也會要付出那代價的。那可是永遠的代價。
 
反之,我們在主內遵從主的命令,在世行事爲人以仁義公平爲念,雖然好似失去了什麼,雖然不能像惡人那般在世發達且得著虛浮的榮耀,但是我們所得著的,不就是我們的良心無虧,可以與神一起得著榮耀嗎,而那榮耀是可以持續到永遠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