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1日 星期五

按照神的話語愛弟兄(希5:8)

 尼希米記五章:6 我聽見他們呼號說這些話,便甚發怒。 7 我心裡籌劃,就斥責貴胄和官長說:「你們各人向弟兄取利!」於是我招聚大會攻擊他們。 8 我對他們說:「我們盡力贖回我們弟兄,就是賣於外邦的猶大人,你們還要賣弟兄,使我們贖回來嗎?」他們就靜默不語,無話可答。 9 我又說:「你們所行的不善。你們行事不當敬畏我們的神嗎?不然,難免我們的仇敵外邦人毀謗我們。 10 我和我的弟兄與僕人也將銀錢、糧食借給百姓,我們大家都當免去利息。

11 「如今,我勸你們將他們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房屋,並向他們所取的銀錢、糧食、新酒和油百分之一的利息都歸還他們。」 12 眾人說:「我們必歸還,不再向他們索要,必照你的話行。」我就召了祭司來,叫眾人起誓,必照著所應許的而行。 13 我也抖著胸前的衣襟,說:「凡不成就這應許的,願神照樣抖他離開家產和他勞碌得來的,直到抖空了。」會眾都說:「阿們!」又讚美耶和華。百姓就照著所應許的去行。

在前一篇中我們講到建設耶路撒冷城的以色列人百姓們,開始述說他們的生活困苦;甚至是連吃食都不夠,還要讓兒女去給別人當奴僕。那麼講這話的百姓是在行神所最厭惡的抱怨嗎?或許是有點報怨,但是所說的也是實情,他們所說的是實話,這也就不算是罪了。

尼希米聽到這些話就生氣了,但是他不是在對那些說抱怨話的百姓生氣,而是對以色列的官長和貴胄們生氣,爲什麼呢?是因爲他們沒有照顧好百姓。在那個趕著建城牆的年代,百姓負擔著極重的負擔,以至可能無瑕照顧自己的農地,這使得他們沒有足夠的收成。

沒有足夠的收成打擊了廣大的百姓們,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儲備,但是這並不影響到以色列的貴冑們,他們有豐厚的家產,甚至他們本來也就不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在耕種農地上。那麼見到自己的弟兄以色列人生活困苦,這些貴胄們是怎麼做的呢?

他們借錢、借糧食給他們,這其實不算是太壞了,能夠借貸給自己的弟兄們讓他們度過難關、這也算是幫助弟兄們;雖然說我們看到他們的借貸並非是按照申命記23:19所說的「借錢給弟兄是不可取利,借給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給你弟兄不可取利」

但是我相信這麼多年來,在巴比倫的生活當中,借錢不論是借給自己的弟兄或是外邦人,必須要取利這已經是約定俗成了,如果不收利息那爲什麼不將錢借給能收得到利息的外邦人呢?這種制度只會讓以色列人自己不能從自己的弟兄處借到錢。

百分之一的利息算不算是高利,這要看借期是多久,如果借期是一年的話這個利息可以說是非常便宜的了,就算是農業社會以季來算的話,這個利息也算是可以。只有如果借期是按月算的話,那麼這個利息算是貴的了,但也還不算是高利貸。

借貸是民間的經濟行爲,它們常是由市場來決定的,如果借錢沒利息,但是金主要承擔失去本金的風險的話,那就沒有人願意借貸了;而利息太高的話,那麼借貸人就會從別處去借錢,所以這一切都是自然發生且是合理、合乎市場規律的了。

然而並非是合理合規就是所當行的,即使是在資本主義掛帥的美國,也不能放任資本主義完全按照資本規律來運行,因爲資本的貪婪是會傷害人的;所以在讓市場自由運行的同時,也需要能夠照顧到社會的,這就是官長的責任了。

如果人們已經盡了努力,卻仍然普遍的無法過上像樣的生活的話,那這就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了、而是社會問題了。這在尼希米的時代是官長們和民間脫離太久、不知民間疾苦;築城固然忙碌,但是也需要照顧到每一個參與築城的家庭不是?

所以尼希米要求貴胄和官長們檢討,並且要求全民能夠歸回到申命記所說的,不可向自己的弟兄們取利,因此就要求他們能夠退還向弟兄們所收取的抵押物,不論是田產、葡萄園、房屋,並且退還他們所收取的利錢。

尼希米所用的語句是「我勸你們」(11節)所以這不是強迫,但是以色列是好臉面的民族,特別是貴胄和官長們,所以我相信所有的這些與會的人都會同意的;我雖如此說,我更願意相信那些貴胄和官長也是基於愛弟兄的心才答應的。

既然如此,尼希米又拉著大夥一起在神前起誓,這就是很了解以色列人了,可能在眾人當中會有一些心不應口,既愛錢又愛面子的人;但是他們總還是敬畏神的,將在神前所發的誓又牽扯上他們的身家和財產,這樣差不多就可以確保以色列平民的生活都能得到保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