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記九章:1 這事做完了,眾首領來見我,說:「以色列民和祭司並利未人沒有離絕迦南人、赫人、比利洗人、耶布斯人、亞捫人、摩押人、埃及人、亞摩利人,仍效法這些國的民行可憎的事。 2 因他們為自己和兒子娶了這些外邦女子為妻,以致聖潔的種類和這些國的民混雜,而且首領和官長在這事上為罪魁。」 3 我一聽見這事,就撕裂衣服和外袍,拔了頭髮和鬍鬚,驚懼憂悶而坐。 4 凡為以色列神言語戰兢的,都因這被擄歸回之人所犯的罪聚集到我這裡來。我就驚懼憂悶而坐,直到獻晚祭的時候。
以斯拉率隊來到耶路撒冷,他們在辦完了交接,舉行了祭祀、並將王的旨意傳達給總督和省長,他們就可以安頓下來了。是的,到了這個時候,才有時間來看看到底還有什麼問題,看看從被擄返回到現在,以色列人「回歸」的進度是怎麼樣的。
要知道從居魯士王時代、那時已經有五萬猶太人返回,他們將聖殿裡的根基,也開始修築城牆,但是由於撒瑪利亞人的反對,上書禁止了他們的修建。到如今的亞達薛西王,也有幾十年了吧,那麼以色列人返回的進度到底是怎麼樣了呢?
以色列人的日子過得還算是不錯,和鄰居的相處也還算是可以,當中還有通婚的。這就是眾首領過來報予以斯拉的事情,我相信這些首領就是隨著以斯拉而來的那些首領,他們要比那些早年居魯士王年間就過來的以色列人要警醒多了。
這次隨以斯拉來的猶太人都是對律法以及敬拜事奉熱心的人;而早期來的猶太人則是猶大和便雅憫兩族以及其中的利未人,那是因爲他們出生的家族、是跟隨家族來的;他們來到此地接下來要過的就是生活。
要生活就要耕種,要有農具和蓋房子所需要的一切,還得要娶妻才能生子和繁衍下去,我不知道是否以色列的姑娘不夠,還是因爲以色列的姑娘們不如外邦姑娘們的風情萬種,總之就有許多的以色列男兒就娶了外邦的女子爲妻。
那麼到底以色列人可不可以與外邦人通婚呢?在申命記中,摩西就告誡以色列人:「7:3 不可與他們結親,不可將你的女兒嫁給他們的兒子,也不可將他們的女兒娶給你的兒子,4 因為他們必使你的兒子轉離不跟從我去事奉別神,以至於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速速地將你們滅絕。」
但是聖經中不是又有妓女喇合,也有摩押女子路得,他們都嫁給了以色列人;並且這些人後來都出現在大衛王與耶穌的家譜之中(當然以斯拉還不知道耶穌家譜的事情)所以這些與外邦女子通婚絕對不會是神反對的事情。
這我們就必需回來仔細的看看申命記中摩西說那話的原因,我們在看申命記七章三節時不能不看第四節,重要的不是對方外邦人的身分,重要的是他們會不會被外邦人的信仰給勾引走;反之,只要對方轉向歸於耶和華神,那就是好事。
摩西本身所娶的妻子就是米甸祭司的女兒,而約瑟所娶的也是埃及祭司的女兒,那他們是否就是違反律法、惹動神憤怒的?根本就不是。另外還有一個娶了許多外邦女子的例子就是所羅門王,他娶了許多外邦的嬪妃、當年在朝中也無人反對;但是聖經中卻有多處說出所羅門隨從外邦女子風俗的不當之處。
以斯拉以及眾首領的反對是否真的是按照神的心意呢,還是就是對於律法的熱心呢?從後面的反應來看,恐怕就是後者。以斯拉雖然是聖經的作者,但他並不是先知,耶和華也沒有藉他說過話,他的舉動就是後來法利賽人的源頭。
當然,這並不是貶低,因為法利賽這個詞本身就是分別為聖的意思,當後世法利賽人興起的時候,他們所標榜的就是以斯拉式的復興,而已斯拉所行的也確實對得上這個分別為聖的稱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