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開始了這個「在曠野遇見神」的事工,到如今已經一作十年整了。回看我的網頁,第一篇文章就正是在2015年的一月七號所發出的。當時的我也只是抒發一些感想與心得而已,沒有想到這麼多年下來。竟然把這件事真的做成一個事工了。
當然這個事工和一般常見的基督教事工並不太一樣,我們沒有實體聚會和固定會眾,我們的事工是透過網路在進行的,雖然我們可以透過網路的數據看到,我們所做的確實有每日平均兩千左右的點擊量,但是總是缺少一些回饋的感覺。
在會堂裡面講道,或是面對面的教主日學,雖然不知道對方有沒有將道聽進去心裡,有沒有領受,但是至少可以看到對方聽到了道之後有沒有感到興趣,還是只是感到無聊,這總是可以觀察得出來的;那對於講的人總算是一種回饋。
然而我們做網路事工的,卻是很少能得著回饋,甚至久了之後,我甚至會在想:我所做的到底有多少價值?誰能告訴我呢?當然,就算是面對面的講道者,也無法從聽眾的身上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個答案只有主能給我們。
因此,在多年的服事當中,也是主與我們同在;那支持我讓我始終沒有放棄的、也正是我們的主給我們的感動與安慰;當然也不能忘記主所賜給我們的支持、那是實際的支持,讓我五年來無需出去上班賺錢,也都還可以過得富足及於家庭,始終沒有一天匱乏過。
那麼,沒有辦法直接牧會會是一種遺憾嗎?剛開始我是感到有遺憾的,然而、很快的我不但不再遺憾,我甚至是十分的感謝讚美主。爲什麼?首先、按照我長年的冷眼旁觀,只要是有面對面的牧養的牧者,一定是無法將真道完全的、盡興的給講出來的。
我很佩服主在講「那些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不能都進天國,唯有遵行我父旨意的才能進去」我們的主能夠不顧情面,面對著許多張殷切期盼的面孔,坦白的將真理給說了出來。如果是你,你是否能夠講出、告訴那些和你已經有些相熟的人這樣的話?
要我去說:聽道而不行道的人,恐怕最終不能得救這樣的話,我感覺自己就做不太到。在紙上或是在屏幕前把神傳給我們的真理寫下來是一回事,但是面對面的講,語氣就不知不覺的緩和下來了;少了嚴厲,多了慈悲與寬容;甚至是會説討好人的話。而後者,就正是教會界的大問題。
第二點,我也很感謝主我所做的事工首先是文字事工,其次才是語音與影象事工。爲什麼這樣說呢,在如今,或許有的人還是看重實際的講演,有許多方面可以有更好的發揮,我們的演說是可以是感動人的,可以是激勵人心的。而文字呢,在這方面就畢竟少了一些。
但是我看到時代在改變,我估計未來的世代恐怕會有不少人會從 AI 那裏接觸到福音,或者是從人的口中先聽到福音的引兒,但是在其後的驗證討論和獲得更進一步的資訊,恐怕是一定少不了要透過 AI的,而 AI其中的核心部分是「大語言模型」,這些大語言模型都是靠在網上找尋各樣的資料來訓練的,這個AI 會長成爲什麼樣子。就取決於它能找到什麼資料。
那麼網上存在的資料有些什麼,人工智能就會抓什麼來訓練。當然語音和影像也是可以拿來訓練的,只不過最方便的訓練當然還是使用文字了。當然網路上也是什麼都有,除了真道之外,也有異端和許多討人喜歡的道;而如今我所做的也只是在網上、爲了真道保留一席之位。
而我們所做之事的影響能有多大,那還是交託在主的手中。感謝主能夠使用我們,很榮幸能夠在主所要做的事工上有份。十年只是一個開始,我已經決定將餘生都奉獻給主了,願主能夠悅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