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記五章:1 第三日,以斯帖穿上朝服,進王宮的內院,對殿站立。王在殿裡坐在寶座上,對著殿門。 2 王見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內,就施恩於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向前摸杖頭。 3 王對她說:「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麼?你求什麼?就是國的一半,也必賜給你。」 4 以斯帖說:「王若以為美,就請王帶著哈曼今日赴我所預備的筵席。」
以斯帖在禁食禱告了三天之後,果然如所說的違例也要去見王。她禱告了三天,王在這三天當中也沒有召她,她還是得頂著風違例去見王。好在王也沒有刁難王后,一看到是王后來到,這才想起自己好久沒有去關心王后了,於是對她伸出了手中的金杖。
一切都是這麼自然和絲滑,王后把這當做是一個正式的場合,身著朝服;她進入王所在的院中,並不突兀的上前或是強迫王,只是靜靜的站著。等候王的召喚。這個王剛剛下令允准哈曼的請求去屠戮所有她同族的人,而以斯帖來並不是興師問罪的,她所做的是那麼的優雅。
弟兄姐妹們,如果換作是你,你是不是應該要向王興師問罪,或許不是直接的指責王,但是最起碼應該是在王的面前狠狠的告哈曼的狀、不是嗎?但是王后以斯拉完全沒有這麼做,儘管王對王后非常的客氣,他還說願意答應以斯帖一切的請求。
我們看看王是怎麼說的,王說王后啊,你就是求王國的一半,也必賜給你。如果照這麼說,他也不必多求,就向王求「我要哈曼的頭放在銀盤上給我」,那不就完事了嗎?事實上會這麼想的人,就不了解波斯人說話的藝術。
我們現在都知道,波斯人,特別是波斯商人和印度人一樣,都是可以滿嘴跑火車的。他們所說的話,我們最好只將那些話當作是形容詞,你想亞哈隨魯王真的可能將國的一半賜給王后,讓王后與他平起平坐嗎?那怎麼可能。
如果以斯帖真的提出什麼過份的要求,王大可以轉口說:我本來如此說只是要試試你,沒有想到你真的存有反叛之心,現在可不就是露出馬腳出來吧!那麼下面等候以斯帖的、就不是賞賜而是要來的刑罰了。
當然我們在馬太福音14章當中,希律王就曾經答應他的情婦希羅底的要求,結果希羅底要求要將施洗約翰的頭放在銀盤子上。那希律王雖然不願意,但是因爲希羅底曾經要求希律起誓,而最後希律就只能照作。但那是在希律有起誓的情況下。
以斯帖是聰明智慧的,她當然不會將王的客氣話當真,那麼她也應該向王陳述事實,告訴王:你們剛剛同意了將要屠戮所有的猶太人,而你的王后還有她的父家都是猶太人,她等了三天才見到王,豈不是該當把握機會,趕緊的向王訴說和墾求嗎?
但是以斯帖並沒有這樣做,事實上,她甚至沒有向王擺出一張愁苦的臉、她反而是滿臉笑嘻嘻的,請求王帶著哈曼來参加她準備的宴席。她甚至還要請哈曼吃飯!在禁食禱告三天以後,冒著危險來見王,竟然只是為了要請仇敵哈曼吃飯!我們搞不懂以斯帖她葫蘆裡究竟是賣的是什麼藥,我們下面再來為讀者們揭曉。
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以斯帖要請仇敵吃飯(斯5: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